

每個地區、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獨特的結婚習俗,云南也不例外。
再加上云南本來就是一個民族眾多的地區,結婚風俗自然也豐富多彩。
01
最奇特的戀愛場所—姑娘房
在云南楚雄彝族山區,談戀愛有規定的場所,那就是“姑娘房”。楚雄彝族認為在家中談情說愛是不禮貌的,必須在姑娘房進行。

(圖源網絡,侵刪)
姑娘長到十六、七歲時,就要離開父母,搬到姑娘房去住,白天回家干活,晚上就在姑娘房織麻紡線,挑花繡朵。有小伙子來相會時,陪坐談天。
姑娘房中來往的小伙子越多、越熱鬧,說明姑娘的人緣好,喜歡姑娘的人多,魅力也就越大,做父母的面子也就越有光彩。

(圖源:云南楚雄網)
02
最古老的情書—來蘇
云南傈僳族仍保留著古老的婚姻習俗,男女青年往往通過以物代信的“來蘇”往來訊息,談情說愛。
當一個小伙子愛上一個姑娘后,就用一張白紙或芭蕉葉包上一樣長短的茅草兩小截、完整的大蒜一個,檳榔、草煙各一撮。
再加嫩綠的樹葉兩小片,面對面合在一起包住,井用紅線扎好,送給他愛著的姑娘。這就是情書——來蘇。

(圖源網絡,侵刪)
03
最委婉的說親方式—討谷種
與我們認知中,媒人說親會直白的探好雙方的口風不一樣,云南西盟山佤族青年的求婚方式含蓄幽默,與眾不同。
如果男青年愛上了某個姑娘,便請媒人去姑娘家提親。媒人會以試探的口氣對姑娘的父母說:“聽說你家的谷種很好,我們想討回去種!”

(圖源網絡,侵刪)
父母若是滿意這個男青年,就會謙遜地回:“我家谷種是有,但是不好。不知合不合你們的意?”
若是女方父母不同意,他們便會推辭:“我家谷種不好,你到別家去討吧!”
這樣一番在外人聽來說東道西的對話,其實是他們定親與否的暗號,頗有一番風趣。

(圖源網絡,侵刪)
04
最自由的婚姻—走婚
走婚是摩梭人的一種婚姻制度。
摩梭人是母系社會,在白天,男女很少單獨相處,只有在聚會上以唱歌、跳舞的方式對意中人表達心意。

(圖源網絡,侵刪)
男子若是對女子傾心的話,在白天約好女子后,會在半夜時分到女子的“花樓”,也就是摩梭成年女性的房間。
傳統上會騎馬前往,但不能從正門進入花樓,而要爬窗,再把帽子等具有代表性的物品掛在門外,表示兩人正在約會,叫他人不要干擾。

(圖源網絡,侵刪)
但在天未亮的時候就必須離開,若是天亮之后或女方家長輩起床之后再離開,則會被視為無禮。
05
最考演技的迎親—逮新娘
云南邊緣地區的普米族,姑娘出嫁時,必須由男方前去“逮捕”新娘。
迎親那天,男方要派媒人、兩位伴娘和幾個精明強悍的小伙子前去迎親,在女家的巧妙配合下,裝模裝樣地將姑娘搶走。

(圖源網絡,侵刪)
即將出嫁的新娘在父母的有意安排裝作下到山上或田間勞動,迎親的人來后,由一位小伙子找到姑娘,對她大聲說:
“你已是xx家的人了,xx家請你去吃茶,跟我們去一趟吧!”

(圖源網絡,侵刪)
說完上前迅速“逮”住假裝要逃跑的姑娘,接著埋伏在新娘周圍的姑娘一擁而上,對“逮捕”新娘的“兇手”拳打腳踢。
隨后,大家一起簇擁著新娘回到女家舉行出嫁禮。

(圖源網絡,侵刪)
06
最痛苦的新娘—掐新娘
白族姑娘出嫁時,全村人都要爭相去掐新娘子的臉蛋。
“掐一把喜洋洋,掐兩把幸福長,掐掐扭扭鬧洞房”。
直到把新娘子的臉掐紅掐紫,掐得越狠表明對新人祝福越深,新娘要強忍痛苦陪笑臉。

(圖源網絡,侵刪)
07
最獨特的儀式—剃光頭
已婚女子剃光頭是居住于中國云南雙江縣拉祜族婦女的一種獨特的風俗習慣。
只在禿禿的頭頂留一綹頭發,被稱為“魂毛”,用來表示男女之別。
即使在今天,偏遠山區的拉祜族婦女仍然有著保留剃發的習俗,他們認為剃光頭衛生、舒適,而且是婦女魅力的重要標志之一。

(圖源網絡,侵刪)
此外,拉祜族男女對愛情非常忠貞,婚后一般不分開,但若是要分開,那么先提出離婚的一方要備辦豐盛的酒席請客,客人一律不送禮,這種習俗帶有懲罰先提出離婚一方的性質。
按拉祜族的說法,這叫"結婚不設宴,離婚要請客"。

(圖源網絡,侵刪)
08
最有趣的離婚證書──木片
云南楚雄山區的彝族,離婚證書很奇特,憑據是一塊木片。
通常是用一節約三寸長,五分粗的松木,中間刻上“調”號,從中均勻地剖成兩片,將這兩片松木同時丟在地上,要丟成陰陽兩相。
然后將陰相的一片交給男方,陽相的一片交給女方。各自保存,以作憑證,不得反悔。

(圖源網絡,侵刪)
09
最講究的婚禮──新婚不同居
按布朗族婚俗,布朗族青年男女結婚需要舉行兩次婚禮。
第一次婚禮之后,新郎仍在男方家勞動、生活,只是晚上才到妻子家住宿;新娘則勞動、生活、居住在娘家。

(圖源網絡,侵刪)
這樣的生活一般要經過三年。這期間,女方生育的孩子由女方家庭撫養,同時也屬女方家庭的成員。三年后,夫妻恩愛,感情融洽,就可以舉行第二婚禮。
屆時,妻子就攜子女正式來男方家生活。個別感情不和的,就可以在這三年內離異。

(圖源網絡,侵刪)
10
最高難度的婚宴──跳跳菜
云南大山里的彝族,有一種被稱為"跳跳菜"的婚宴,這種喜宴上菜的過程仿佛是高難度的雜技和舞蹈。
大師傅們次第從廚房魚貫而出,多達一二十個盛滿了菜肴的碗,放在一雙手臂上還兼跳著舞步。

(圖源網絡,侵刪)
最精彩一幕是用10根手指,每指頂一碗菜,叫“空手疊塔跳”;更奇的是“口功送菜",口中銜兩柄銅勺,內中各置一大碗菜,絕不亞于雜技分毫。

(圖源網絡,侵刪)
不得不說,很多少數民族的婚俗,就算是作為云南人的拉風哥,也是見所未見聞所未聞。
也就是云南這個少數民族大省,才讓我們得見這些神秘多姿的民族文化。
- end -
來源:圖文綜合至網絡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及時處理
廣告合作微信:875865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