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已來。距離勞動節還有短短一個多月的時間。同志們是不是要開始準備紅包了?“為什么?”現在小伙伴們結婚都喜歡選擇五一國慶這種節假日,因為對于一對新人來說,沒有什么比在自己所有親朋好友的見證下,讓自己的愛情開花結果更讓人愉悅的事了。
在城市中舉辦婚禮,基于人們生活節奏的變快以及更多國外資訊的襲來,婚禮越來越西式。但是在我們農村老家,喝個喜酒還是依舊的非常熱鬧。

在婚禮前一天上午,會把所有的老親(姥姥姥爺,舅爺,姨奶,姨姥之類關系的親戚)家全部走一遭,接一遍。要說:姥姥姥爺,我來接您去喝喜酒了。老人會非常高興,因為這就代表著你非常重視他們。一般情況他們是不去的,第二天會跟著表哥他們一起去。但是他們高興的是你來了這一趟。

到了下午,在小伙伴的幫忙下開始扎彩門,布置新房。除了在門上和胡同口以及電線桿上貼上囍字外,還要貼上“青龍帖”,就是用紅紙寫上“青龍”二字,然后將其貼在迎親道路兩旁的樹上、線桿上、石磨及石碾等物上。這一做法起源于我的家鄉孔孟之鄉——山東濟寧地區。在古城濟寧,結婚時有貼青龍的民俗,也就是在結婚的頭一天晚上,喜主在大門兩邊的門垛子下面,各貼一張用大紅紙寫的“青龍”二字。據說這個民俗最早是在如今的興隆鎮興起來的,而且其來歷還與清朝的“風流天子”乾隆皇帝有關。暫且不表。到晚上開始擺席(吃飯),宴請喜公公的大伙伴們和新郎官的小伙伴們,謝謝他們前一天和第二天婚禮上的幫忙。

婚禮當天:
根據之前找的先生看好的接親良辰吉日吉時發車開始接親。而且根據提前看好的路線走,不能走回頭路。走到新娘家要通過發紅包的形式收買伴娘,打開門。找到新娘子的鞋后,然后和新娘子一起給岳父岳母奉茶。然后改口。最后要由新娘子的哥哥或者弟弟把新娘子背到花車上,就算從新娘子家迎娶走了。

娶回家后,開始典禮。之后招待親朋好友開始坐席吃便飯。基本上是12個菜。4涼8熱。
飯后。接下來,結婚的重中之重就來了。磕頭謝禮。要比結婚典禮還要重要。不知道小伙伴們見過沒有?
新郎新娘面對著親朋好友,在新郎新娘前邊放一個盆。會有一個家族威嚴比較高的長者在旁邊說禮,比如會大喊:“他大哥大嫂來添香,上禮1000元。磕三個。”然后新郎和新娘會對著哥哥嫂子鞠三個躬。這是很正式的一件事。接下來所有的親戚全部都得根據關系的遠近和上禮者的輩分高低來確定磕幾個。旁邊的親戚全都笑開了顏。整個過程基本上要持續2個小時左右。

最后親戚朋友就開始做圓席。圓席才是正兒八經的坐大席,必須得有至少4個大件(整雞,整魚,肘子,大蝦,)然后6涼8熱。新郎新娘在管事大棚(也有地方叫總理事)的陪同下挨個桌敬酒表示感謝。一般都是由新郎官親自倒酒然后由新娘子端起來給長輩敬酒。“喜酒不醉人,希望大家吃好喝好。都別作假,招待不周,請多擔待”最后在管事大棚的吆喝下,婚禮愉快的圓滿禮成。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