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篇是娶親的隊伍來的村邊,樂手們就開始了吹吹打打的,意思給親家報信,我們來了。在遠處,看到一頂帳篷,和許多人,那就是新娘的家里。
這個村莊距男方家大約就是8公里左右,是靖邊縣最南的一個鄉鎮的小村子。村口邊幾孔接了石窯口的土窯洞看起來已經破舊了。但在村中還算是比較好的窯洞。2孔窯洞已經坍塌,沒有人居住多年了。
新娘家的人已經站在門口,準備迎接新親戚進門。門口打著一堆篝火,煙霧騰騰的。
女方家的親戚和村民都站在大門口迎接娶親的隊伍。
由于太低了,影像拍攝。本人就爬上山坡上開始拍攝。這幅剛好看到女方人家迎接娶親的隊伍。
事前,女家也按協議準備,辦嫁妝,備酒飯,約親朋,組織送人隊伍(一般由8人組成,其中有2名婦女陪送,俗稱“送人婆姨”)“迎人的”一到,女家院內設一桌案,擺上煙酒,由管事人向迎親領頭人敬酒三杯,以示歡迎,迎親領頭人將所帶之物一一擺于桌案交待,謂之“表禮”。進入院子,新娘的嫂子端起酒杯給娶親的女士敬酒
新娘家的總管在門口處早已經準備好2個小菜,一瓶白酒,凡是迎親的人們,都要喝上一杯,不會喝的也要端起來,以示禮貌。
這是站在新娘家的東側拍攝的全景
新娘家來的親戚、孩子們
由于天氣較冷,新娘家在院子搭起了一座帳篷,這就是親戚朋友們就餐的地方。院子內,大廚正在給娶親的人們做飯。主要有粉湯、油糕、麻花、饸絡面,來迎接新親戚。
這些就是新娘家陪得嫁妝,一臺冰箱,一臺洗衣機和一些被褥等。
主家正在窯洞的灶臺上炸油糕
窯洞的內部情況。
娶親的人被迎進窯洞內,一般上炕女人是要盤腿而坐,顯得莊重穩當。這兩位因為年輕,沒有盤腿的經驗,也就隨意坐下了。之后女方家就要給他們端上粉湯、油糕、麻花、饸絡面。
外面的廚師們和幫忙的人們正在做粉湯
這是新娘家鄰居的一家,看起來就很簡單了,兩孔窯洞,既沒有接石窯口,窯面也破損嚴重,門窗都非常的簡單。在村西頭,也就是剛進村的時候,那面的窯洞都是石頭接的窯口,說明那幾家比較富裕。而這家看似簡單,說明日子過的不怎樣。(另外陜北的窯洞在沒有見過的人來說,看起來是很危險的,其實不然,窯洞很結實,且有冬暖夏涼,非常適合人居。)因為內容較多,今天只能上傳這些供朋友們欣賞,明天繼續是新娘家的一些風俗禮儀的介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